前段时间栓哥写过一篇文章,介绍了解放战争时期国军中的一个超级军,他就是整编第36军。当时这个军下辖5个师,总兵力达到了7万余人,完全是一个兵团的规模,当时的军长是胡宗南手下的头号悍将钟松。有意思的是,抗日战争时期,国军中也有一个超级军,总兵力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十万之众!那么这个军的军长是谁?他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?
这个超级军就是国民革命军第29军,他的前身是冯玉祥的西北军。中原大战失利后,冯玉祥通电下野,西北军由此分崩离析,大部分被老蒋收编,余部在宋哲元、张自忠和刘汝明等人的带领下退入山西,不久后被张学良收编,改称东北边防军第三军,宋哲元任军长,秦德纯、刘汝明任副军长,冯治安任37师师长,张自忠任38师师长。1931年6月,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,全军兵力不足3万人。
展开剩余66%一年后在张学良的大力推荐下,宋哲元被任命为察哈尔省主席,虽然是个小省,但毕竟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。29军驻防察哈尔不到半年,长城抗战爆发,29军被张学良调到北平东面的冷口、喜峰口一线布防。当时参加长城抗战的国军共有30多万,这当中有徐廷瑶的中央军,王以哲和万福麟的东北军,还有商震的晋军,这些部队中宋哲元的29军装备最差,全军只有野炮、山炮10余门,重机枪不过百挺,轻机枪每个连只有两挺,步枪多为汉阳造。
尽管武器简陋,但29军将士却极为勇悍,数次与日军铃木和服部旅团血战,始终不退,期间还组织了500人的大刀队夜袭日军,毙伤日寇千余人,一战扬名。日本《朝日新闻》评论道:“明治大帝造兵以来,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,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。”战后宋哲元、张自忠、冯治安、赵登禹和刘汝明等人都被授予了青天白日勋章。
喜峰口抗战的胜利是中国自“九一八”以来的首次大捷,全国上下一片欢腾,社会各界纷纷组成慰问团前来劳军。记录29军的抗战的电影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影院上映,电影中每每出现宋哲元的镜头时,观众们都要起立鼓掌,宋哲元由此名扬天下,成为无人不知的抗日英雄,这一年他48岁。此后数年间,宋哲元一直在扩充军队,到1937年的时候,第29军竟然发展到了十万之众,成了名副其实的超级军。
不久后卢沟桥事变爆发,但宋哲元却在战和之间摇摆不定,认为“日本还不至于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,只要我们表示一些让步,局部解决仍有可能。”由于没有积极备战,最终导致平津失陷,副军长佟麟阁和132师师长赵登禹阵亡。不久后第29军被改编为第一集团军,宋哲元出任总司令。由于宋哲元是冯玉祥的西北五虎之一,老蒋始终对他放心不下,想方设法削弱他的兵权,先是将刘汝明的68军和张自忠的59军南调,后又将他明升暗降,调为第一战区副总司令,此时的宋哲元彻底成了一个光杆司令,心情极为郁闷,1940年宋哲元在四川绵阳郁郁而终,年仅55岁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